本技术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沙质土壤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施肥方法。本发明的施肥方法包括:种植前于土壤中施基肥,紫花苜蓿播种时施种肥,还包括如下步骤:每茬紫花苜蓿生长期间灌溉4次~5次,其中有2次为水肥一体化的灌溉;进行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时,先灌溉水,然后在水中加入肥料继续灌溉;肥料由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和硫酸锌组成,且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875~4:2.875~5.6:0.875~2.4:0.2~0.36。本发明提不仅解决了西北沙土地区种植紫花苜蓿牧草田沙土保水保肥能力差,漏水漏肥严重而导致的紫花苜蓿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还显著降低了种植成本。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一种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凭借其高产量、卓越品质以及强大的适应性,被誉为“牧草之王”。其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支撑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紫花苜蓿作为高耗水植物,其生长特性与传统的一年生作物,如棉花、小麦、玉米,在生产方式、节水灌溉和施肥技术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作物在生长周期、水分需求、养分吸收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种植管理上也有不同的策略。然而,当前农牧民在种植紫花苜蓿时,往往沿用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方法,忽视了紫花苜蓿的特殊需求,制约了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特别是在西北沙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土壤障碍因子、水热资源的限制以及地形条件的局限,使得这些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紫花苜蓿的生长环境和农业产能。此外,由于沙质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即使农牧民投入了大量的肥料,也无法保证紫花苜蓿能够充分吸收利用,导致肥料利用率低下,增加了种植成本。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