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土壤培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旱地麦田定量施用生物炭的方法,包括基于土壤容重、土壤耕层厚度及土壤目标有机碳含量与当前有机碳含量的差值,计算得到提升每公顷土壤有机碳所需的外源碳用量;利用外源碳用量与生物炭的总碳含量的比值和秸秆处理田地方式的系数及砂壤质黄土生物炭用量调整系数,计算得到每公顷土壤需要施加的生物炭用量,施于地表。本发明提供的定量施用生物炭的方法可根据土壤目标有机碳含量定量计算出所需施用的生物炭含量,避免了生物炭过量施用导致的土壤pH过高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也避免了生物炭用量不足导致提升土壤有机碳效果不佳的问题。
背景技术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对土壤结构、性质及养分循环至关重要,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助于提高农田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炭是指以作物秸秆等农林植物废弃物生物质为原料,在绝氧或有限氧气供应条件下,400℃~700℃热裂解得到的稳定的固体固碳产物。
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在中国种植面积广,稳定提升小麦单产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合理施用生物炭,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培肥土壤,是推进中低产田治理、促进小麦增产提质增效、推动旱地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施用生物炭可有效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且施用少量(<4t/hm2
)和过量(>45t/hm2
)生物炭对土壤培肥及作物生长均无显著影响,甚至会对土壤-作物系统有负效应,但在生物炭施用量方面多数为定性讨论,且多为生物量的施用量大多是根据经验确定的,经验法主观性较强,因此对于生物炭施用量实际对土壤的影响并不明确。以往研究未能定量并提供简便的生物炭用量计算方法,导致生物炭施用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定量化生物炭施用方法。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