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治松土壤中松扁叶蜂幼虫的昆虫病原线虫的筛选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采集多种昆虫病原线虫、挖取松扁叶蜂幼虫及周缘的土壤作为测试材料;通过计算松扁叶蜂幼虫的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筛选昆虫病原线虫种类;筛选出两个高毒力病原线虫品系,测试所述高毒力病原线虫不同剂量对松扁叶蜂幼虫的致死效果;测试筛选出的高毒力病原线虫对不同土层厚度中松扁叶蜂幼虫的致死效果;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松扁叶蜂幼虫提供了重要依据。
背景技术
:
松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又名松阿扁叶蜂,属膜翅目Hymenoptera扁叶蜂科Pamphiliidae阿扁叶蜂属Icantholyda(萧刚柔和李镇宇,2020),是爆发性强、危害程度高的食叶害虫,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红松P.koraiensis和樟子松P.sylvestris。松扁叶蜂在1a发生1代,幼虫4月下旬在地下化蛹,5月初成虫羽化,6月上中旬幼虫危害松针,7月下旬老熟幼虫吐丝下树在土壤表层做土室越夏。当前松扁叶蜂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以及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影响等问题。
鉴于松扁叶蜂幼虫在地下生活长达9个月,为寻找其防控薄弱环节提供了大量时间。昆虫病原线虫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防治手段,尤其适用于地下生活害虫。斯氏属Steinernema与异小杆属Heterorhabditis病原线虫对多种地下生活害虫有较好防控效果,如利用S.longicaudum X-7和H.bacteriophora H06两种病原线虫防治花生地的蛴螬,防治田的花生可增产70%;H.bacteriophora沧州品系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的致病力达到93.3%;昆虫病原线虫对土壤中黄曲条跳甲幼虫的防控效果为73.47%~83.21%。昆虫病原线虫具有一定的寄主特异性,不同种、不同品系会对同一寄主昆虫产生不同的防治效果,相同的种或品系对不同的寄主昆虫防效也不相同。因此,筛选最佳的线虫种类或品系是防治害虫的关键。
因此,本发明通过室内生物测定5种(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地下生活期间的松扁叶蜂幼虫的致病力,筛选出具有高致病力的昆虫病原线虫;并测试优势品系病原线虫对不同土层厚度下松扁叶蜂幼虫的致病力,以期为松扁叶蜂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