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专为红小豆设计的施肥系统及其施用技术。该系统由一个主筒体和一个套在其外的副筒体组成,两者可以相互转动。主筒体内部结构复杂,包含多个相互连接的组件,旨在实现精准施肥,提高红小豆产量和品质。
背景技术
红小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之一,其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淀粉等营养成分,红小豆宜与谷类食物混合煮粥或做饭,也可以制成豆沙、糕点甜品等。此外,红小豆还有利于利水消肿、解毒疗疮的效果。
施肥对于红小豆的种植十分重要。在施肥过程中,目前的做法一般是在红小豆的植株旁边用竹竿或者木杆戳出一个土穴,然后向土穴内放入肥料,再用脚轻踩土穴使其闭合。
但是,上述施肥方式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戳土穴这一步骤。一方面,由于红小豆的根系十分发达,为避免戳土穴的操作损伤到红小豆的根系,一般需要离红小豆植株最底部7至8厘米处戳土穴;另一方面,由于距离较远的土穴的施肥效果较差,故而,就需要较为准确地控制土穴与植株的间距。而戳土穴所用的工具一般又是竹竿或者木杆,较难以控制其落点。故而戳土穴的操作难度较大。
此外,在施肥时,竹竿或木杆难以将土穴的最低点形成在植株根系的正下方(一般地,竹竿或木杆形成的土穴的最低点一般是在植株根系的侧边),不能引导植株根系朝向地底发展、延伸,植株的稳定性较差,后续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倒伏症状。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