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高效的花生遗传转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花生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剥离茎尖并利用农杆菌进行侵染,重复1-3次;接着将外植体放置于共培养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背景技术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内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膳食纤维。我国花生年产量大约为1830万吨,但随着对花生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每年需进口的数量在逐渐增大。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高产优质的花生品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阶段主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外源优异基因来提高植物对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以此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目前,花生的基因组测序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了一批影响花生农艺性状的潜在基因,但由于花生遗传转化体系不完善,严重制约了花生的基因功能研究和育种应用。
现阶段对于花生的遗传转化方法主要采用基因枪、花粉管道法等,其中基因枪法在遗传转化过程会对愈伤组织造成较大的机械性损伤,从而引起转化苗的畸形和不育,甚至是外源基因的丢失,还有转化率低、耗费时间长达10到11个月且价格较高等缺点;而花粉管道法的转化性和重复性较差,且其转化机理仍存在异议,因此限制了该方法在遗传转化过程中的应用。近年以胚小叶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侵染转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仍存在耗费时间长、转化效率低等问题。在CN118516403 A中以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花生胚尖转化方法,其中包括以花生幼胚为外植体,以农杆菌菌液侵染花生幼胚,超声处理,抽真空辅助浸染,然后共培养得到侵染后的花生幼胚的步骤,其并不是直接由非胚的外植体再生成苗。
为了更好地改善上述缺点,有必要研究开发花生的快速遗传转化方法。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