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创新的杂交东风螺繁育方法,特别针对泥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该方法的核心步骤包括:将两种东风螺分别置于暗室环境中独立饲养,促进杂交,随后收集并消毒卵囊。
背景技术
东风螺(Babyonia lutosa),隶属于软体动物的腹足纲(Gastror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蛾螺科(Bucinidae),东风螺属(Babylonia),俗称“"黄螺”“泥螺”等,贝壳呈现长卵形,壳高30~80毫米,壳面光滑,螺旋部小,体螺层膨大,螺层约8层,各螺层较膨圆,有厣。分布于我国福建至广西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食用贝类。
我国养殖东风螺的主要种类有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三种。泥东风螺也叫雾花凤螺,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福建养殖的东风螺又称为福建泥东风螺。台湾东风螺也叫台湾凤螺,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海域。
杂交育种实质是不同亲本间基因资源的重新聚合,能快速打破原有遗传的保守性,使杂种获得更大的基因流动性,是增加变异的重要途径,可快速且显著地实现杂交子代活力、生长等优良性状的提高,在贝类的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杂交育种也成为东风螺遗传改良研究的重要方向。
“东风螺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付敬强”公开了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之间的遗传距离达到种间的水平。此外,还提及了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的方式,以方斑东风螺海南翁田群体与泰国罗勇群体作为材料,进行群体间远距离杂交。实验结果显示:在幼体发育阶段,杂交东风螺在变态率和变态时间上均表现出超亲优势,超亲优势率分别为8.7%和20.53%。然而上述杂交东风螺的变态率提升仍然难以满足实际的育苗及养殖期间需求。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