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揭示了一种miR-iab-8,能够调控亚洲玉米螟的滞育状态,其核苷酸序列详细记录于SEQ ID NO:1。该miR-iab-8通过靶向负调控基因,实现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过程的精确控制,为农业害虫管理提供了新的分子工具。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基因调控是一个关键的研究主题,特别是在提高作物产量、病虫害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昆虫作为世界上种群密度较大的生物群体,在长期的进化演变过程中,形成一套独特的生存方式。大多数昆虫要经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发育阶段,相邻虫态之间的转换涉及到基因水平的复杂调控网络。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小型非编码RNA分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因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关键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miRNA通过结合目标生物靶基因的mRNA,导致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在昆虫中,miRNA被发现参与调节昆虫的蜕皮、变态、神经发育、免疫反应、行为及卵子发生等生物学过程。Cycle(Cyc)基因作为生物钟信号通路的主要应答基因,与幼虫到蛹的转变过程密切相关,在昆虫的发育和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目前已经发现多种miRNA靶向调控靶基因参与昆虫正常的生命活动。miR-iab-8是一种特定的miRNA,它能够靶向调控Cycle基因的表达。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我国玉米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秆野螟属。该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从黑龙江到海南的各玉米产区,对我国玉米等作物的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亚洲玉米螟属于完全变态昆虫,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亚洲玉米螟的幼虫主要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在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会爬入心叶内群聚取食,留下白色薄膜状表皮,形成花叶状;随着幼虫成长,它们会蛀入茎秆继续为害,导致受害部位功能丧失,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降低籽粒产量。滞育是昆虫为了躲避不良的生态环境保持个体存活和种群数量而引起的生长发育停止的状态,它受生物钟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控。亚洲玉米螟以5龄老熟幼虫进入滞育状态。而如何提供一种可调控亚洲玉米螟滞育的miRNA,以使亚洲玉米螟解除滞育状态,影响其正常发育并导致其死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