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创新共生养殖系统专注于淡水藻类与饲用牧草的协同养殖技术。系统包含养殖池、共生结构、驱动装置、悬挂系统、固定组件、输送机制以及收集回流设计,旨在优化养殖效率并促进生态平衡。
背景技术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主要为水生,能进行光合作用,培养淡水藻通常在培养管内进行;牧草是指供饲养的牲畜食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牧草在人工栽培时,通过培养盆培养,底部根须通过管道滴灌来维持正常的生长需求。
然而,传统的淡水藻类培养管培养藻类产生的有机废水或过剩的营养液直接排出进行废水处理,不便于对其进行二次或多次利用,资源利用率较低;而培养牧草时,牧草盆栽的泥土在输送时容易掉落,难以清理,同时当从养殖池内取出养成的牧草时,牧草根须会带走池内的水分,根须携带的水分在转运时低落至地面,较为浪费,且携带营养土的水滴难以清理,装置的清洁度较低;养殖池的面积较大,池内中心部位难以到达,不方便将养殖板送至养殖池的中心部位,养殖板的放置难度较大;养殖盆在养殖板运输时容易晃动,导致营养土大量流失,养殖盆的稳定性较差,同时当养殖池内部蓄水增加时,容易将养殖盆顶起,同样会加快土壤流失,养殖盆的使用效果较差。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