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耐低温东风螺的育种技术。该技术利用耐低温助剂,通过三个阶段的驯化过程,培育出第一代耐低温基础种群。随后,对基础种群进行促熟处理,并培育子代,以实现东风螺在低温环境下的高效养殖。
背景技术
东风螺俗称花螺、旺螺、黄螺,在台湾地区又称凤螺,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蛾螺科(Buccinidae)、东风螺属(Babylonia),是肉食性浅海底栖贝类,其味道鲜美,是一类符合现代营养需求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名贵海鲜。
水温是影响水生动物繁殖、发育、生长、代谢、地理分布等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东风螺为热带、亚热带贝类,其养殖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带,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东风螺不耐低温,变温的特性使其对周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文献“温度与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及幼虫生长的影响”公开了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3~31℃,最适水温为25~30℃。当水温低于20℃时(14℃,16℃,18℃),东风螺胚胎发育基本停留在初期阶段。而当水温为20℃时,卵囊的孵化率极低,畸形率极高。此外,温度也会极大地影响东风螺幼虫的生长速度,当温度为23℃时,东风螺幼虫生长缓慢,其生长速度仅为7.0μm·d-1。可见,低温对于东风螺的影响是全方面的,不仅会影响东风螺胚胎的发育,卵囊的孵化,而且还会影响幼虫的生长,目前并没有能够直接在我国北方冬季进行养殖东风螺。
因此,在低温时,现有东风螺存在诸多问题,现有东风螺难以适应低温养殖,严重制约了东风螺的规模化养殖发展。如何提供一种耐低温东风螺的选育方法,对稳定东风螺增养殖产业至关重要。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