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揭示了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铃兰醛三种植物精油成分对热带臭虫和红火蚁的驱避效果。通过筛选中草药精油活性成分,发现ɑ-紫罗兰酮和铃兰醛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植物源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F.)是一种重要的专性吸血昆虫,以吸食人和多种动物的血液为生。该虫叮咬、吸血会导致人体产生诸多不适:例如,被叮咬部位不仅会出现丘疹、红斑、水肿瘙痒等症状,还会出现因抓挠所造成的皮肤破损与二次细菌感染等;年长者和体质较差者被叮咬后还可能会出现贫血;长期被臭虫叮咬、吸血将诱发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更有甚者还会导致自杀事件的发生。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业已证实热带臭虫体内及粪便中均能检测到五日热巴尔通体(Bartonella quintana)、回归热螺旋体(Borrelia recurrentis)以及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等病原物。因此,热带臭虫还有成为人类疾病重要传播媒介的可能。在我国,热带臭虫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其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严重;该虫集中发生在集体宿舍、出租屋、火车车厢和军营等人员密集、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所。当前热带臭虫的防治过度依赖除虫菊酯类、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新烟碱类、卤代吡咯类等化学杀虫剂,而单纯的化学防治不仅会导致热带臭虫抗药性的进一步加剧,还会对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探寻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及产品,成为当前热带臭虫有效防控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红火蚁是国际最具危险性入侵物种之一,1930年代以来侵入了北美洲、澳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对农林业生产、人畜健康、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严重威胁。自红火蚁2004年入侵我国以来,已在中国大陆南方省区普遍发生。由于红火蚁扩散途径多,具有明显的种群竞争优势且繁殖力强,且在新入侵地没有天敌抑制,因此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目前对红火蚁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其不足之处是需要处理整个红火蚁危害区,否则红火蚁会再次入侵,此外,化学药剂的不当使用极易导致严重的“3R”问题,因此寻找无害化的红火蚁防治技术及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作为化学杀虫剂的替代品,驱避剂是一类能使昆虫无法识别和发现其叮咬/为害目标,从而远离潜在目标的物质。与杀虫剂相比,驱避剂在害虫抗药性产生和环境友好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作为一类纯植物萃取精华,中草药精油在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潜力逐渐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目前,中草药精油驱避效果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针对蚊虫开展的,而具有驱蚊活性的中草药精油包括:香茅油、桉叶油、薄荷油、丁香油、肉桂油、樟树油等。此外,薄荷脑、龙脑、异龙脑和樟脑等中草药精油对蚂蚁也具有显著的驱避效果。
然而,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植物精油对害虫驱避效果的评估,很少对驱避活性物质进行探究,而复杂的精油成分往往会影响驱避活性物质的效果,还很容易导致驱避剂生产成本显著升高,从而影响植物精油驱避剂的生产和推广使用。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