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促进罗汉果种子萌发的方法,步骤包括:收集优质罗汉果种子;将种子直接浸泡于75%乙醇溶液中10分钟;然后用250 mg/L赤霉素溶液浸种24小时;最后将种子置于灭菌细沙覆盖的塑料盒中培养8至20天,实现萌发。该技术显著提高了罗汉果种子的萌发率至53%以上,幼苗存活率超过93%,同时简化了操作流程,缩短了萌发时间。
背景技术
罗汉果( Siraitia grosvenorii
)是雌雄异株的葫芦科罗汉果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又名光果木鳖、金不换、拉汗果等。罗汉果也是首批公布的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等功效,在国外有“东方神果”之美称。不仅如此,罗汉果作为桂林三宝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材,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及多种维生素。
罗汉果果实中富含罗汉果甜苷,其甜味纯正,甜度约是蔗糖的300倍,但是热量又极低,是迄今发现的最接近蔗糖风味而又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不仅如此,在罗汉果的成熟果实中还含有24种无机元素,其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含量很低,而人体所必需的元素高达16种,含量较高的有钾、镁、钙、铁和锰。因此,罗汉果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一些茶饮行业,选择用罗汉果糖来取代三氯蔗糖等人工合成代糖。但由于罗汉果为雌雄异株,种子苗的雌雄比例为3︰7,其中能够结果的只有雌株,因此在罗汉果的量产上主要还是以组织培养为育苗手段,很少利用种子育苗。而农业生产中,频繁地选用无性繁殖会导致罗汉果基因型单一,进而种性退化,品质下降。因此,采用种子育苗仍然是最重要的育种途径。当前,市面上促进罗汉果种子萌发的方法中,普遍采用去壳后的种子去培育,但该操作极易破坏种胚,致使发芽率低下。此外,罗汉果种壳坚硬,人为去壳困难,不适合规模化生产。而此方法无需再对种子进行去壳处理,消毒浸泡后直接播种,有效节约了时间。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