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预防低氧窒息及有害气体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井下密闭启封预防低氧窒息及有害气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无人机搭载多种传感器,用以全面收集井下环境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制定氧气输送计划;布设氧气管路系统;开始输送氧气,逐步改善密闭空间环境;无人机持续巡检,监测环境变化;达到安全标准后,人员进入进行启封操作。本申请结合了无人机技术和氧气输送技术的优势,以便实现了安全、高效的超前环境改善;能通过实时数据收集和分析,实现了精准、动态的氧气输送控制,并且控制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并且能实现持续性巡查和保证安全的进行启封操作。
背景技术
矿井是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每一个矿井的井田范围大小、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确定,是矿井自体设计中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之一。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矿井内的供氧方式也有很多种;不过现在的矿井内环境监测存在很大的不足:第一,无法对矿井内人员状态进行监测,难以针对人员的运动姿态进行特定位置处氧气的及时供应;第二,不能获取矿井内的声音,难以根据声音大小进行供氧;第三,无法对巷道内进行巡回图像拍摄。
公开号为CN108798761B的一种矿井内应急供氧系统及方法,其包括巷道墙;红外摄像器安装在巷道墙上;红外摄像器包括采集人图像的红外摄像头和用于处理红外图像的图像处理器;总控制器用于对红外摄像器的采集图像信息进行接收,并判断图像中人员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当水平状态人数达到图像中总人数的一定比例后,发出报警信号,总控制器控制供氧器对巷道内进行供氧;通信模块用于将总控制器的处理信号和红外摄像器的图像信号传输到地面控制台上;能对矿井内人员状态进行监测,针对人员的运动姿态进行特定位置处氧气的及时供应;能获取矿井内的声音并根据声音大小进行供氧;能对巷道内进行巡回图像拍摄。
上述技术能实现特定位置的氧气供应,但是对于在进行井下密闭启封时,不能有效了解井下气体情况,无法快速实现井下的氧气供应,无法有效确保井下的环境质量,所以需要进行改进。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