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装置及其拓扑结构的自动识别方法。该装置集成了微处理器,并与时钟电路、数据存储、串口转RS485通讯、按键、显示及脱扣执行电路等模块协同工作,以实现对电路拓扑的智能识别和断路器的精确控制。
背景技术
: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器设备,它主要用于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值与基准值相比较,当剩余电流值超过基准值时,使主电路触头断开。目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存在一些问题:
(1)现有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安装不便,根据低压配电网侧的电器安装规范要求,每个中低压侧箱体节点都需要安装开关设备,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设备在箱体内空间安装较小,由于不安装位置和空间有限,所以在没有预留安装线路的情况下、安装线路比较凌乱、飞线、破线的情况存在,给整个中低压台区节点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现有常规断路器设备功能单一,只具备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断路器属性功能和剩余电流保护功能,不具备实现台区网络拓扑的相应的识别、分析、传送功能。
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张,尤其是互联大电网的形成,中高压输电网络线路已经比较清晰,中高压输电网络关系的作用相对弱化,于是电力系统中低压网络拓扑结构就变得尤为重要。电网互联是各国电业工业发展的的客观规律,是世界各国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此庞大在中低压台区网络中,节点数量巨大、连接超级复杂、变化千变万化、实时性要求超高,造成中低压台区的网络拓扑很难实时进行绘制,人工绘制又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并且绘制出来的拓扑结构很难实时对应,误差较大。
现有的常规断路器不能满足中低压台区电网自动识别的需求;若另外安装低压台区网络拓扑装置,二者同时安装,相互之间配合度差、集成度低、成本高、维护不便,使整个系统效率降低。
(3)即便将现有的中低压台区网络拓扑装置集成到常规断路器中,现有的中低压台区网络拓扑装置也存在诸多缺点:目前整个中低压台区的网络拓扑的绘制十分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实现方式有拓扑装置的部分实现和人工+拓扑装置实现方式。
如果采用设备部分实现方式,通过拓扑装置的功能,一部分一部分的排查,在实时性和准确性上问题较多,无法达到准确的结果,并且安装设备需要停电和安装,流程十分复杂、效率不高,结果不理想;
如果采用人工+设备的方式,虽然准确性有所提高,但实时性差,人工普查一遍所需时间较长,无法做到实时的拓扑图的对应,效率较低。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