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互动式仿生遮阳系统,该系统利用蓝绿藻发电技术,集成了锥形伞顶结构、雨水过滤处理器、管道支撑等组件,旨在实现高效能源转换与环境友好的遮阳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了温室效应和极端天气等问题,针对当前能源需求和碳排双控的压力,风光水核等众多清洁能源已被人熟知,但生物质能在公共设计领域的应用尚未普及。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热浪事件愈发严重,建成区大面积硬质铺地加剧了热岛效应,遮阳设施对人们室外活动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在很多休闲公共场所,如海滨沙滩、休闲公园、城市街区等地方的遮阳需求日益提高。但市面上常见的遮阳设施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方面,现有的遮阳设施功能较为单一,仅仅提供简单的休憩功能,无法满足人们如今的多样化需求,部分整合升降、光伏等功能弥补了部分不足,但投入成本过高限制了推广应用;另一方面,传统的遮阳设施多以非生物材料为主为主,以追求经济、坚固、耐用为主,主要是将伞面通过伞杆安装在伞座并垂直立在地面上,忽略了气候和时间的变化,无法起到较好的遮阳效果。难以比拟树荫下乘凉的自然体验,其使用方式一般固定且被动,缺少根据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进行调整的可能性。
以上种种问题促使城市遮阳系统需要具备气候适应性和双向互动性,由单一恒定被动式的模式向着集合多功能主动调控的模式发展,一般的遮阳系统限定在既有的伞状遮阳框架中,无法赋予城市空间更多可能性,其设计缺乏将无机设备与有机生物材料一体化结合创新思路。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