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环保型可回收拉筋与真空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技术。该系统利用拉筋的稳定性能,显著减少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时间消耗,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背景技术
开挖基坑,有时会碰到软土地基。受空间限制,软土地基中的基坑一般不宜采用放坡法施工。常规排桩+内支撑基坑支护方法,费用高,周期长。
中国发明专利号200810236142.3中公开了一种真空帷幕止水与大气压力支护深基坑开挖法(下文简称“真空帷幕法”),该方法是利用真空帷幕进行止水,并发挥大气压力的作用来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更加安全,且无需基坑内支撑结构,无需基坑内外降水井点,在安全可靠、节省工期、节约投资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但是,上述真空帷幕法因为直立开挖会使坑壁的稳定性降低,从而使得本法应用的基坑开挖深度受到限制;真空帷幕法需设置侧壁固化墙体,增加设置侧壁固化墙体的工程量,对于降低造价不利。真空帷幕法坑顶铺设密封膜的方式与传统的真空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类似,密封膜的外侧边界只是简单地浅埋入土体内,从而易使真空帷幕内的真空压力向外侧扩散,而真空压力的扩散会降低帷幕范围内的真空度,从而降低坑壁的稳定安全系数;坑底没有竖向排水体,坑底土会隆起甚至破坏。
中国发明专利号201210295813.9中公开了一种真空作用重力式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下文简称“真空重力法”),该方法是一种不需要设置侧壁固化墙体和遮帘体、可以满足更大的开挖深度要求、造价更低、工期更短的真空作用重力式基坑支护体系。
但是,上述方法还存在以下问题:
1.虽然每挖深1m,在坑顶竖向排水体内侧的地基土中逐步进行坡面竖向排水体的施工,可以保证坡面有较大的真空度,增强坡面的稳定性,但排水板施工机械比较大,坑底较窄时不易施工,也易造成施工安全隐患。
2.横向排水体为由0.4~0.6米厚度的中粗砂构成的砂垫层。砂的透气性好,但由于砂垫层是散体材料,在稍陡的边坡上会向下滑动,砂垫层难以施工。可以采用直接将真空管路与兼做拉筋的透水管连接,同样可以保证真空在地基中的传播,无需中粗砂。
3.停止抽真空,然后拆除坡底竖向密闭帷幕、坡面密闭层、坑顶水平密闭层和部分外围竖向密闭帷幕,并对其中的止水钢板桩与土工膜加以回收再利用。回收可以节约造价,保护环境。虽然边坡土体在真空预压作用下强度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但边坡的稳定主要来自于坡面的真空压力。若停止抽真空后,边坡失稳的可能性较大。
4.塑料排水板仅起排水作用,且仅打设在坑顶和坡面的投影范围内,无法抵抗坑底隆起。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