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装置,具备三根三角形排列的撑杆,横杆连接相邻撑杆。撑杆由下杆和可插入下杆内的上杆组成,上杆可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需求。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一种现浇整体化的钢筋混凝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为能够有效解决因温度、收缩等原因而产生开裂变形缝,在经过长时间后再进行封闭,从而将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
地下室后浇带一般为沉降后浇带,由于封闭日期相对较晚,因此,后浇带处的支撑形式需要采用独立支撑体系,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在现场实际施工时做到和周围模板、龙骨分开支设的难度较大,因此现场施工基本没有进行独立支设,因此,多是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条件时,先把所有的龙骨等材料拆掉,然后在该处对支模架体进行回顶,这样就会形成后浇带处架体独立支顶的虚假现象;当后浇带并不封闭,且两边结构都处在悬挑情况下,只要将支撑结构拆除然后在进行架体回顶,构件就会产生向下的沉降,产生破坏性的裂缝,甚至造成安全质量事故,无法发挥单独搭设支模体系的作用。
(2)、在后浇带封闭之前必须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面进行打凿,并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完毕,但因为传统施工方式的独立支顶,存在密集的龙骨,让施工人员直接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面进行打凿和后浇带内的杂物清除难度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会先私自拆除架体,在进行打凿和清扫,之后再进行回顶恢复到原来的支撑形式,依然会导致后浇带两侧构件产生向下的沉降以至于开裂的问题。
(3)、传统的后浇带支撑架体搭设是连续的,不利于地下室的交通运输,会在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施工效率,从而影响其他工序的穿插。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