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聚焦于基础支护领域,特别针对沿海高透水地层的锚索扩孔施工技术。该技术包括成孔、止逆和堵漏三个核心组件,成孔组件为关键部分,由外部结构组成,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背景技术
锚索是一种通过锚固在地基深处土体中的受拉构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锚固力将结构物与地基连接,从而提高结构物的稳定性。进行锚索支护时,锚索依序穿过腰梁以及止水帷幕,锚索的内端锚固在土体内,形成锚固段,锚索的外端显露在腰梁外,形成连接段,连接段连接有锚头,利用锚头将锚索进行锁定,锚头与腰梁之间垫设有垫板。
在软弱地层中通过扩大锚径的方法能有效缓解常规拉力型锚索人工成孔过程中的流泥、锚固体握裹力不足等缺陷。在地下水位较高、透水性较强地层中,现有扩孔锚索技术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注浆压力不足,浆液易从锚孔涌出,锚孔内部时常出现渗漏水以及水泥浆外涌至锚孔外等问题。在锚索张拉锁定后,锚头位置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水。长时间的锚索渗漏水,会导致周边管线、建(构)筑物的沉降增大或超标。为消除锚索渗漏水对基坑造成的安全隐患,通常采用在锚头的垫板钻凿数个注浆孔,并采用高压注浆机注入灌浆液进行堵漏,如发明专利“基坑支护锚索渗漏双液封闭注浆堵漏施工结构”(公开号CN113529702A)。但在凿孔注浆孔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施工偏差,注浆孔难以精准定位至渗漏部位,而且投入劳动力较多,且只能对张拉过程中出现的渗漏问题进行注浆堵漏,无法在锚索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渗漏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