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统为一种创新的水陆两用应急桥梁,具备多组可折叠桥板,桥板展开后可快速安装固定装置,并配备导引组件。每组固定装置下设有可拆卸的气撑组件,配合预应力结构增强稳定性。桥板由多格栅支架组成,通过铰接实现灵活展开。本系统桥板轻便,气撑组件由多个气囊构成,便于折叠收纳,节省空间。轻量化设计使得桥梁易于快速部署,人工即可完成敷设,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搭建。
背景技术
应急桥梁是平时或战时抢修或抢险时应用于铁路或公路的一种成套装配的临时桥梁,这种临时桥梁结构可以快速并反复进行拆装。
目前使用的应急桥杆件多且构件自重较大,当应对军事行动或爆炸、地震、水灾、火灾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时,对应急桥梁的适应性、机动性以及标准性要求更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桥梁的运输和架设,而现场拼装架设时需要机械设备配合,费时费力且造价较高,在使用时承载力不足。
公开号为CN11728677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机械化应急水陆两用桥的装卸载结构,技术方案为:通过转动的支辊对桥体进行承载,降低了桥体与支辊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桥体的装卸载,另外,通过在第二架体下方设置支腿,既增加了第二架体的承载力,又能调节第二架体的角度,从而调节桥体的倾斜角度,大大方便了桥体的架设。然而该方案整体依旧采用了一体式钢架结构,重量和体积大,此外一体式结构导致只有大型运载运输设备才能运载,这在抢险救灾这类道路通行情况未知的情况下无疑将极大受限。同时纯钢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抵御如洪涝灾害等异常天气的能力较差。
公开号为CN220565038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充气式水陆两用桥,包括至少两个浮箱,所述浮箱均为中空的长条状且两侧齐平,相邻两个浮箱转动连接,相邻两个浮箱相对转动路径的两端位置分别为架桥位置和收纳位置,架桥位置的两个浮箱沿二者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收纳位置的两个浮箱沿二者高度方向依次堆叠;其结构将气囊设置于浮箱的内腔,防止气囊受到磨损,保障了桥体的安全使用,在装置用作架桥和渡船时,通过对气囊充气使浮箱的箱体相互远离以增加浮箱的宽度,从而增加了装置的载重量和承载面积,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然而该两用桥中箱体主要用于防止气囊磨损,其将气囊作为主要受力结构,这使得两用桥的承载力较差;此外,该专利中浮箱将气囊包覆,这也说明浮箱体积较大且气囊未进行合理的固定;这将导致该专利只能作为轻荷载短距离桥梁,无法作为如三十米左右的长距离的陆地或者水面应急抢修桥。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