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充电桩,具备紧凑结构和高工作效率。充电桩壳体内集成供电电器部件,通过充电线缆与充电枪连接。线缆可自动收放,内置线束内收机构,可转动回收线束。该机构配备自动适应线束直径变化的保护机构,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整,确保线束安全和充电效率。
背景技术
充电桩作为一种补能设备,在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电动汽车普及后,充电桩更是被大面积铺设,由于目前的充电桩都设置在户外,其线束往往都缺乏有效保护,目前针对这一问题产生了一种可收线的充电桩,但此类充电桩往往使用卷线轮来将线束缠绕其上,此类结构占用体积过大,严重侵占了内部电气部件空间,存在设计缺陷,还有通过在出线口铺设滚子将线束送入设备内,如专利2018214337620公开的一种带新能源充电桩集成线束,包括固定筒、盒体、安装室一、安装室二、转轴一、输送辊一、转轴二以及输送辊二,盒体连接在固定筒右端,充电线穿过固定筒和盒体,并延伸至盒体右侧,安装室一设置在盒体内部左端,转轴一安装在充电线上侧的安装室一内部,输送辊一套装在转轴一环形侧面,且输送辊一环形侧面下端与充电线相贴合,转轴二安装在充电线下侧的安装室一内部,输送辊二套装在转轴二环形侧面,且输送辊二环形侧面上端与充电线相贴合,该设计实现了充电桩集成线束的防护功能。该专利通过输送辊一和输送辊二转动,继而对充电线向左移动回收。但此类部件仅通过两侧来挤压并输送线束,长时间使用容易将线束挤压变形,且还由于线束会因为环境温度的变化而相应膨胀或收缩,此种收线方式在线束膨胀后由于滚子位置不变容易出现在收线时压力过大损坏线皮的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