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石砌体加固装置,属于砌体加固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石砌体和加固组件,石砌体顶端设有消泡组件。通过插入加强筋、注入混凝土、解除连接板按压,利用弹簧力使连接板上升,拉动钢绞线,使钢绞线紧绷并震动,带动加强筋同步震动,实现混凝土消泡。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桩,加固石砌体,增强结构强度。紧绷的钢绞线与固化混凝桩构成预应力体系,提升石砌体承载力。
背景技术
石砌体是用石材和砂浆或用石材和混凝土砌筑成的整体材料。石材较易就地取材,在产石地区采用石砌体比较经济,应用较为广泛,在工程中石砌体主要用作受压构件,可用作一般民用房屋的承重墙、柱和基础,但对于大多数民房,均采用不规则石块堆砌,块体形状尺寸大小不一,属散体材料,为达到保温隔热效果,屋盖大多较厚重,块体间采用粘土填充垒砌而成,由于块体与黏土间的黏接力差,随时间推移房屋老化,雨水冲刷等原因,嵌缝泥土脱落,块体间整体抗剪、抗拉性能较差,遭遇大震时容易倒塌,对抗震极为不利,因此提高此类墙体抗剪性能及在强震下的延性至关重要。
于2023年08月29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116290893B中公开了一种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方法,通过在中心孔的内部注入混凝土后形成中心支柱,中心支柱采用混凝土结构能够在植筋时连接在中心支柱上,使植筋的强度更高,植筋的连接强度的提高能够使砂浆表层与墙体的接合强度更高,通过中心孔内插入钢绞线后在钢绞线自身回弹的作用力下自动恢复,进而钢绞线插入到中心孔内,再通过对中支架对钢绞线的位置进行定位,提高中心支柱的强度;通过加强横梁在横槽内形成后与施工孔处的混凝土连接强度更高,进而加强横梁配合施工孔处的混凝土结构能够提高墙体的抗侧向力的作用,但是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方法,由于中心孔的尺寸较小与深度过长,从而导致在对中心孔的内部注入混凝土后,难以对中心孔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振捣,从而容易导致混凝土凝固成混凝桩后,其表面出现坑洼现象,并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和耐久性。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