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整体桥多级桥台结构,该结构利用阻尼器技术,沿桥纵向依次设置主桥台和次桥台,并在两者之间填充土方形成斜坡。斜坡上覆盖混凝土面层,该面层与主桥台之间安装有阻尼器。阻尼器由开口弧形钢板和支撑钢管组成,钢管一端固定于钢板内侧,另一端连接至防屈曲支撑钢套筒。该套筒长度小于钢板开口长度,且钢板两侧开口内侧装有钢套管,其管径大于套筒两端的弹性连接头,后者可自由滑动于钢套管内。该结构设计简洁,易于实施。
背景技术
桥梁的抗震问题,一直是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虽然各国桥梁设计规范都有详细的抗震设计方法和要求,但每次地震仍有不少的桥梁失效和倒塌。无缝桥虽具有比有缝桥更好的抗震性能,但对其抗震方面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整体桥上、下部结构连成整体、不设伸缩缝与支座以及桥台采用柔性基础,是整体桥的结构特点;上部结构的纵桥向变形由下部结构与基础来接纳,是整体桥的变形特点。整体桥具有较高的冗余度,可避免地震和洪水时落梁的发生,减轻或避免翼墙和支座的破坏。在高烈度地震活跃区,整体桥无疑是一种十分适用的桥型。然而,尽管如此,对具体的整体桥如何进行抗震计算,目前还少见研究报道,只能沿用一般桥梁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处理。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整体桥的动力分析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关键问题尚未很好的解决,即如何处理土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包括台与台后土、桩与桩周土以及可能的引板与路基或接线路面间的抗震作用。在桥台处,桥台变形取决于桥台、桩基和桥面板的相对刚度以及台后土与桩侧土的侧向刚度。反之,台后土的响应又与桥台变形有关。
正是由于整体桥的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连成整体,因此与传统的有缝桥相比,其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分析存在着差异。整体桥的整体性好、冗余度高的优点在地震作用下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主梁和桥台连成整体后,结构刚度增大,周期减小,总地震剪力大于传统有缝桥。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