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地面宽幅填方体加固的分区控制方法,旨在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以优化宽幅填方体的加固控制分区设计。该方法将填方体划分为中心区、过渡区和边坡区。中心区由顶面中心段、两侧垂面和底面中心段构成,顶面中心段与填方体顶面宽度中心线重合,宽度基于剪应力与正应力比值不超过10%确定。边坡区由顶面外侧段、底面外侧段、外坡面和内坡面构成,其中外坡面和内坡面平行,顶面外侧段宽度对应潜在滑体截距。过渡区为除去中心区和边坡区后剩余部分。
背景技术
填方体是铁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工程型式,通常称之为路堤工程。一般的路堤工程的顶面宽度有限,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因工程所需存在填方体顶面宽度很大且填方高度较高的情况,称之为宽幅填方体。对于地面上的宽幅填方体,其变形与稳定性在空间不同区域有着差异性,填方工程加固时应该区别对待以形成合理的工程填筑体。然而,现行规范中没有针对宽幅填方体的加固控制分区方法的明确规定,使得相关实际工程中缺乏理论方法参考,多以经验为主,具有设计上的盲目性。因此,对于地面上宽幅填方体,工程实践中亟需较为合理的加固控制分区方法。
目前,关于地面上宽幅填方体加固控制的分区方法,缺乏概念简单且实际易操作的可用方法。对于有些填方路基工程,以往有学者根据地基沉降模式,由地基最大沉降点距路基中心线距离,将填方路基分为窄路堤型、过渡型和宽幅路堤型三种。但是,这种填方路基分类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填方土体中的应力分布特征,且只是将路堤整体分为3种类别,而没有对具体的填方路基进行合理分区。此外,也未提出针对不同的区域,应采取何种针对性的加固控制方法。因此,目前的关于填方路基的分类方法,还不能用于进行宽幅填方体的合理分区与加固控制,使得相关工程设计在具体应用分析时缺乏合理依据。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