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用于大跨度钢箱梁桥顶推施工的精细化局部加强方法和构造。该方法首先构建有限元杆系模型,通过分析获得顶推施工过程中各临时墩支反力的详细数据。随后,建立标准节段局部板壳模型,以获取关键结构数据,确保施工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背景技术
顶推施工是桥梁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随着材料、设备和理论的发展,桥梁顶推法应用日趋广泛。其中步履式多点顶推技术拥有步履式平移顶推装置及计算同步控制系统,相较于传统的的拖拉式顶推,能够实现竖向、水平的便捷调整,能够较好的控制各临时墩的反力,因此步履式多点顶推施工在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钢箱梁步履式多点顶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着局部应力超限的问题,在顶推过程中钢箱梁受到临时墩支反力的作用,若临时墩支反力过大,可能会导致顶推过程中局部应力超限,造成钢箱梁出现局部屈曲现象。现有钢箱梁顶推施工局部加强方法通常采用杆系模型确定顶推施工最不利工况,分析最不利工况局部应力状态,确定满足最不利工况下的加固方案,从而进行顶推节段全桥加固。然而顶推过程中临时墩支反力随着顶推过程不断变化,并不是所有钢箱梁节段都会因支反力过大而造成局部应力超限,因此,全桥通长加固会造成加固方案不经济,影响施工效率。
现有顶推施工钢箱梁局部加强一般采用两种加强构造:在底板和腹板交界区域焊接角隅加劲肋,对钢箱梁进行加固;在底腹板交界处一定范围内对板件进加厚处理。两种顶推加强构造不可拆卸,在桥梁服役期内永久留存于钢箱梁中,不利于重复利用。
因此,需提出顶推施工钢箱梁局部精细加强方法,通过支反力判断钢箱梁加强节段长度,制定加强方案,并结合现有局部加强构造提出新型局部加强构造。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