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桩基防冻害方法,主要通过在桩基坑槽内放置多层自膨胀填充物,并用土体覆盖。自膨胀填充物由柔性织物袋和袋内土体组成,土体填充在袋内,有效隔离冻害,保护桩基结构。
背景技术
冻胀是寒区工程所面临的主要病害之一,冻土地区的桩基在多次冻融循环作用下常出现冻拔失稳或破坏的现象。桩基的冻拔主要是由土冻胀变形受到桩基的约束作用而产生的切向冻胀力引起,当切向冻胀力超过桩基自重、上部荷载及最大锚固力之和时,产生冻拔现象。随着东北、西北地区大力开发,桩基冻拔所造成的事故数和经济财产损失与日俱增,因此提出一种能有效抑制甚至消除冻拔现象的桩基结构,具有极强的实际工程意义。
现有的防治桩基冻拔现象的方案,普遍是对桩基进行结构性改良。专利公开号为CN114703907A、CN114319463A和CN116290134A的专利均提出了一种改良桩基,通过利用太阳能板、油布层或橡胶片等部件,降低冻拔区域桩土侧摩阻力,以实现对桩体冻拔现象的抑制,但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普遍存在无法充分发挥桩基承载能力、低温环境下附加结构易损坏等问题。柔性织物作为一种常见的土工材料,其对冻胀融沉现象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专利公开号为CN220364938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季冻区柔性织物护坡结构,借助相变材料增强柔性织物的隔温效果,对冻胀融沉现象进行有效抑制,但其应用场景较为局限,未见应用其直接抑制桩体冻拔的相关报道。因此,充分发挥柔性织物在冻土区的优势,以实现对桩基础冻拔现象的抑制,具有极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