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保温温控系统,该系统包含内部降温单元、温控单元和外部加热单元。内部降温单元由多个冷却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内设有循环水通道以实现热量传导;外部加热单元则由护板单元和加热管道组成。系统通过冷却通道、加热管道和温控单元的连通,形成循环水流动路径。在运行过程中,循环水通过冷却单元吸收混凝土内部热量,随后经过水箱和循环泵输送至加热管道,以提升混凝土表面温度。该系统通过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转移到外部,实现外表面加热保温,既冷却内部结构,又加热外部结构,有效避免热量损失,节约能源,提高安全性。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混凝土在浇注完成后,混凝土内部的水将水泥中的化学成分与矿物物质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水化产物,使混凝土逐渐硬化和增长强度,这一现象称为水化作用。水化作用会产生热量,导致混凝土存在内外温差,而温差会使混凝土内部存在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收缩、开裂等质量问题。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后,还应当采用一定措施控制内外温度差,使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大于25℃,如此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的方式,在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后,向冷却水管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管连通散热器,使冷却水在冷却水管和散热器内循环流动,利用冷却水带走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并利用外置的散热器使热量散热至外界,如此避免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但这种方式只能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无法对混凝土外表面的温度进行调控。
在寒冷地区施工时,由于较低的温度环境,会使混凝土表面温度急速下降,形成混凝土较大内外温度差,易产生温度裂纹。因此,低温环境下,对混凝土外部进行保温加热措施十分重要。目前,现有技术主要通过铺设电热毯的方式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这种方式在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也存在起火和触电隐患。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