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TD3的无人机集群避障策略生成方法
2025-02-28 16:12
No.1345066176048537600
技术概要
PDF全文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的无人机集群避障策略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任务需求、环境条件和无人机性能参数,构建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包括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并通过TD3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首先,确定无人机集群的目标运动方向和密度,并设定最小安全间距和障碍距离,以确保飞行安全;然后,定义奖励函数,引导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有效的避障和队形保持。与传统的规则驱动和经典算法(如几何路径规划、人工势场法)相比,基于TD3的方案具备更强的自适应能力和灵活性,能够在动态环境中快速调整策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此外,TD3算法通过延迟策略更新和经验回放,提升了策略的稳定性和收敛性,使无人机集群在高密度场景下保持实时避障和队形稳定。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模拟环境中能够有效避开障碍物,维持预设队形,并减少能量消耗,证明了其在无人机集群协同任务中的应用潜力。本发明适用于军事、物流配送、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多无人机集群任务,可显著提升任务执行效率和安全性。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集群作为一种协同智能系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多个无人机的协调运作,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空中覆盖、复杂任务执行以及多目标管理。例如,在大型活动的安保监控中,无人机集群能够实时监测广阔区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在灾难救援中,无人机集群可以快速搜寻幸存者,提高救援效率;在环境监测中,可以对空气质量、森林火灾等进行实时监控。然而,在无人机集群系统中,避障策略的生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动态环境下,传统的基于规则或算法的避障方案可能无法快速适应复杂多变的情境。如果避障策略不够智能,可能导致无人机发生碰撞,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传统无人机集群的避障方法通常依赖于规则驱动和经典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这些方法的技术实现主要依赖于人为设定的一系列行为规则,以及基于传感器数据的避障决策。典型的规则驱动方法包括设定无人机在接近障碍物时进行减速、转向、上升等动作,这些规则是根据对任务环境的预先假设制定的,缺乏对未知情况的适应能力。此外,经典算法如基于几何的路径规划算法(如A算法、Dijkstra算法)和人工势场法等,常用于为无人机集群生成安全路径。A算法通过评估节点的启发式函数寻找最优路径,但在动态环境中需要频繁重新计算,导致计算量巨大。人工势场法模拟引力和斥力来导航无人机,但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无法找到全局最优路径。无人机通过传感器(如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或摄像头)感知环境,并根据这些算法和预设规则对路径进行调整。虽然这些方法在静态或简单环境中效果较好,但在复杂动态环境下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规则驱动的方法缺乏灵活性,面对未预见的情况(如突发的移动障碍物或环境变化),传统系统可能无法及时做出有效反应。这是因为预设规则无法涵盖所有可能的情境,当出现超出规则范围的情况时,无人机可能无法采取适当的避障动作。此外,经典的路径规划算法通常计算量大,难以在多无人机协同操作的实时场景中保证效率。尤其是在高密度的无人机集群中,每一架无人机都需要实时计算最优路径,计算资源的消耗和通信延迟可能导致无法满足实时性的要求。特别是当环境或任务目标复杂多变时,预设规则和固定算法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策略,导致无人机集群在执行任务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或无法规避新出现的威胁。相较之下,传统避障方法的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较低,限制了其在现代复杂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无人机蜂群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尤其在军用领域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最早的研究集中在集群的协调控制和通信架构上,旨在模仿自然界中如鸟群和鱼群的集体行为模式。这些研究借鉴了生物群体的简单规则,如位置对齐、速度匹配和避免碰撞,实现了无人机之间的协同。现代蜂群技术依赖于自主决策算法、机器学习以及分布式控制系统,使得无人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例如,通过分布式的通信网络,无人机可以共享环境信息,协同完成侦察、监视和打击等任务,提升任务的成功率和效率。 近年来,美国、以色列、中国等国家在无人机蜂群的军事应用上都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以色列在2021年首次在实战中部署了无人机蜂群,用于自动协调和打击多个目标,其系统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完成任务。美国的军方也在不断测试无人机集群,如在2021年的演习中测试了单人指挥45架无人机的场景,展示了无人机蜂群在复杂任务中的自主性和协调能力。这些无人机能够自主编队、分配任务,并在执行过程中互相协作,适应战场环境的快速变化。此外,中国的研究表明,该国在蜂群无人机技术方面也具备相当的创新能力,并展示了无人机从军舰发射、进行侦察和攻击任务的操作,体现了无人机蜂群在海上作战中的潜力。 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在无人机集群避障策略中的应用,将为多个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民用领域,如物流配送、环境监测和农业喷洒等任务中,具备高度自主避障能力的无人机集群可以大幅提升效率和安全性。深度强化学习使无人机能够在未知或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最佳路径,减少人为干预,降低操作风险。例如,在物流配送中,无人机集群可以根据实时的天气和交通状况,动态调整飞行路线,确保货物快速、安全地送达。此外,这种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和智能交通管理,通过空中无人机集群的协同运行,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实现立体化的交通体系,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在军用和安防领域,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集群避障策略将极大地增强任务的灵活性和成功率。无人机集群可以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自主协同,规避敌方防御系统,实现情报收集、目标跟踪和精确打击等任务。例如,面对敌方的干扰和防空系统,无人机集群可以通过学习,找到最安全和隐蔽的路径渗透到目标区域。同时,这种技术还可以用于灾难救援和反恐行动,在高风险或未知环境中执行搜索和救援任务,保护人员安全。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无人机能够识别复杂的地形和障碍物,提高任务的成功率。深度强化学习驱动的无人机集群避障策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推动无人机技术朝着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展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实现思路
阅读余下40%
技术概要为部分技术内容,查看PDF获取完整资料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技术研发人员:
张瑞  王子阳  王正松
技术所属: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相关技术
技术分类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电气机械制造 电气机械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 农副、食品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文教体娱加工 文教体娱加工
苏ICP备18062519号-5 © 2018-2025 【123技术园】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