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肿瘤新生抗原肽的通用性水凝胶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水凝胶疫苗包括肿瘤新生抗原肽水凝胶和负载在肿瘤新生抗原肽水凝胶上的佐剂;肿瘤新生抗原肽‑肽基组装序列偶联物在溶剂中组装形成纳米纤维溶液,其在生理条件下触发形成水凝胶;所述偶联物由肿瘤新生抗原肽和肽基组装序列通过共价键偶联得到;所述佐剂为细胞因子、STING激动剂、Toll样受体激动剂、免疫细胞中的至少任一种。本发明的疫苗具有通用性,针对不同肿瘤新生抗原肽,通过调控肽基组装序列中缬氨酸或苯丙氨酸的数量以实现偶联物在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溶液,并通过物理作用负载疫苗佐剂得到含疫苗佐剂的纳米纤维溶液,从而实现个性化的癌症免疫治疗。
背景技术
下一代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工具的发展,促进了肿瘤新生抗原肽的快速鉴定和预测,为个体化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巨大希望。然而,基于肿瘤新生抗原肽的疫苗经皮下、肌肉注射后,面临机体快速的降解和清除。同时,尺寸效应、电荷作用、溶解性等难题也阻碍了疫苗向淋巴结的迁移,导致新生抗原肽利用率不足、抗原呈递树突状细胞的活化有限以及短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高效及安全的个性化肿瘤疫苗的开发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目前,基于水凝胶的支架材料在疫苗递送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具有递送效能高、常温易储运、缓释药效长等特点。水凝胶能够在特定部位递送疫苗,提高药物浓度和生物利用度,控制并持续向效应部位释放药物,最大限度地减少脱靶毒副作用。此外,其孔状结构还为免疫细胞的滞留、细胞和疫苗组分的相互作用提供空间,从而诱导强有力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构建基于水凝胶支架材料的疫苗有望提高疫苗成分的可控和长期释放,改变抗原和佐剂在淋巴结中的时空分布,从而提高抗肿瘤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将肿瘤新生抗原肽直接连接到设计的肽基组装序列上,有望将肿瘤新生抗原肽转化为有效的水凝胶疫苗,但目前来说该方面的研究较少。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