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苦豆子生物碱的制备方法,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创造性的用极少量的强碱溶液仅润湿苦豆子药材粉末,使药材粉末成握之有水但不滴落的状态,再采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即可得到含量大于50%(HPLC测定)的苦豆子生物碱,大大减少了提取和萃取溶剂用量及萃取次数,在显著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背景技术
苦豆子( Sophora alopecuroides
L.)是豆科槐属植物,又名香豆、苦甘草、苦豆草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宁夏回族自治区已将苦豆子列入重点保护的六大道地药材之一,并被纳入了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中。在宁夏境内苦豆子分布面积约为25余万公顷,其中在盐池县分布14万公顷,占宁夏境内苦豆子总分布面积的56%,是宁夏特有的区域性药用植物。
研究表明,苦豆子根、茎、全草及种子均可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痛等作用。苦豆子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有机酸、氨基酸和多糖等,其中生物碱是苦豆子中主要的一类活性成分。苦豆草总生物碱含量约6.11%-8.03%,种子中约含8.11%。药用开发的主要有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槐果碱(Sophocarpine)、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pine)、槐胺碱(Sophoramine)、槐定碱(Sophoridine)、莱曼碱(Lehmannine)、苦豆碱(Aloperine)等。苦豆子生物碱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中枢抑制活性、心血管正性肌力作用、肝损伤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病毒、抗炎以及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国内以苦豆子生物碱为原料研究开发出治疗乙型肝炎的苦参素注射液和苦参素胶囊,以槐定碱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抗妇科肿瘤的盐酸槐定碱注射液,以及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疾病的克泻灵片和以苦参碱为原料研制的妇科外用制剂。
现有苦豆子生物碱制备工艺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乙醇水溶液回流(或冷浸或渗漉)提取或酶(纤维素酶)提取→酸化后弃去不溶物→碱化后有机溶剂萃取→收集有机层浓缩至干即得。②碱水浸泡后加入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收集有机溶剂浓缩后酸化弃去不溶物→碱化后有机溶剂萃取→收集有机层浓缩至干即得。③酸水提取→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收集含碱乙醇溶液洗脱液浓缩至干即得。④含碱乙醇水溶液提取→挥干乙醇后加水与弱极性有机溶剂萃取→收集有机溶剂相层浓缩至干即得。
以上方法的局限性如下:①采用乙醇水溶液或酶提取要使用有机溶剂或纤维素酶,增加了成本且需要反复提取以确保提取完全。②采用酸水得到的水溶性杂质较多,故一般需要采用阳离子树脂纯化。但因苦豆子中的生物碱与离子交换树脂键合力太强,用大量的强碱性乙醇水溶液长时间洗脱,生物碱也不能完全洗出,树脂的再生能力也困难。③采用较高液料比(文献中最少的苦豆子药材质量与碱溶液体积比=1:2)的碱溶液浸提后用有机溶剂萃取时,因水与有机溶剂两相界面有乳化现象导致萃取效率较低,萃取时间长,且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萃取完全。
基于以上现有苦豆子生物碱制备工艺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极少量的碱溶液润湿苦豆子药材粉末后,采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萃取1次即可得到含量高于20%(HPLC测定)的苦豆子生物碱的方法,得到的生物碱含量较文献中采用的药材粉末质量与碱溶液体积比为1:2时提高了4倍以上,时间缩短了10倍以上,大大减少了提取和萃取溶剂用量及萃取次数,在显著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继续采用有机溶剂萃取4次即可得到含量高于50%(HPLC测定)的苦豆子生物碱。本文旨在研究苦豆子生物碱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提取方法,以期获得较大产量,为苦豆子生物碱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