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配电线路碳足迹数据可信溯源方法和设备,方法应用于区块链,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针对配电线路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功能单位、碳排放因子以及配电线路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计算公式信息,构建碳足迹核算模型,并保存至区块链;配电线路生命周期各参与主体提交本地碳足迹数据至区块链,利用所述碳足迹核算模型得到配电线路碳足迹计算结果;将所述碳足迹数据进行哈希加密并写入区块链,实现加密存证;响应于碳足迹数据查询请求,查询并返回碳足迹数据查询结果,实现碳足迹数据溯源。本发明有助于提高配电线路碳足迹计算结果准确性和配电线路数据安全性,实现配电线路碳足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背景技术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是指与个人、建筑物、公司或国家等实体的活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包括直接排放,如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以及消费商品和服务所需的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排放。此外,碳足迹还包括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如甲烷、一氧化二氮和氯氟碳化物。碳足迹概念起源于生态足迹概念,后者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加拿大生态学家William Rees和瑞士区域规划师Mathis Wackernagel发明的。生态足迹是指维持一项活动或人口所需的土地总面积,包括用水和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等对环境的影响。相比之下,碳足迹通常用重量单位来表示,如每年的二氧化碳吨数或二氧化碳当量。与传统的碳排放计量方法相比,碳足迹能够更加形象与科学地反应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活动排碳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电力行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已成为减排工作的关键领域。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运行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完善配电线路碳足迹评价方法,是促进电力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策略。
配电线路碳足迹核算涉及多环节与多方主体,各环节碳足迹数据缺乏透明性,各主体难以便捷、准确地获取碳排放数据,阻碍了碳排放的科学核算与有效监督。此外,配电线路数据中包含大量生产与运营信息,其隐私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综上,如何实现针对配电线路的碳足迹可信溯源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