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伴飞的斜拉索冰凌冻害整治装置及安装方法,其中,整治装置包括无人机、牵引索和冰凌去除装置,所述冰凌去除装置包括左肢臂、右肢臂、中央销孔、被动复位杆和主动伸缩杆;所述左肢臂和右肢臂顶部通过中央销孔铰接,所述左肢臂和右肢臂的中部通过被动复位杆连接,所述左肢臂和右肢臂的下部通过主动伸缩杆连接。本发明易安装、易拆卸、可伸缩特性,能够全方位应对斜拉索高空除冰凌时可能遇到的降速过缓卡壳、降速过快、冲击力过大等新兴问题。
背景技术
当强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近地面温度骤降至冰点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成云致雨,下降雨滴在空中仍为液态,但降落至近地面时迅速冻结成冰,易于结构物表面形成倒垂冰凌。此冰凌与北方长期寒冷冻结形成的冰凌不同,突发冻雨时,冰凌凝结速度奇快,一晚即可形成数十公分长度,但冰凌强度较弱,容易因升温融化脱落,在斜拉索处融落时伴随侧风,隐患极大,严重危害桥上行程车辆及人身安全,大型桥梁斜拉索冰凌冻害防治已成为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管养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目前针对斜拉索冰凌冻害防治、整治技术尚未得到重视,由于斜拉索冰凌的成型瞬时性,冰凌监测很难提前发现,一旦发现冰凌,即必须开启措施去除冰凌,目前相关技术多集中于冰凌冻害的整治技术。
现有冰凌冻害一般分为人工与非人工整治方法,其中非人工方法多采用重力式除冰设备,但由于除冰设备必须安装至索塔顶端,除冰效率低下,且重力式碰撞除冰凌装置采用锁链、绳索等常规物品,设计空间极大。另一方面,伴随无人机承载能力、操控技术的持续提升,无人机已经被大量应用于防火救灾、广域救援、高层作业等领域,其便携、灵活飞行能力尚有广阔的拓展空间。综上所示,短期瞬时冰凌冻害易形成于大型桥梁斜拉索索身,融落将严重危害城市通勤主体安全性,造成不利恐慌。现有冰凌清除方法耗时费力,伴随高空作业风险大、难度高,且效果不佳。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