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HPLC的电力大数据智能监测方法与系统,方法如下:基于电工识别样本数据集训练得到电工人脸识别模型;基于电工着装识别样本数据集训练得到电工着装识别模型;基于用户用电信息样本数据集训练得到用电检测模型。将实时采集的电工的人脸图像、电工的着装图像以及用户用电情况,输入至云边服务器的三个模型,获得电工身份ID识别结果、电工着装规范识别结果、以及用户用电情况识别结果;边缘服务器将识别结果发送至Ⅱ型采集器,Ⅱ型采集器,通过HPLC将识别结果传输至Ⅰ型集中器,Ⅰ型集中器将识别结果上传至云服务器。本发明能够提高整体数据的处理速度,降低传输时延,实现对视频监控数据和用电数据的智能化实时监控。
背景技术
传统电力信息传输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大部分属于非实时性数据传输。但随着电力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深入应用,使电力行业更加注重数据的实时处理与传输。现有的电力物联网数据传输技术包括光纤、5G、TD-LTE230、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high speed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PLC)等。由于HPLC是一种通过电力线路来进行数据传送的通信技术,且不需要重新铺设新的通信线路,使得建设成本大大降低,是目前电力系统用户侧常用的通信技术。
在电力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电力行业正面临着数据实时传输与处理的新挑战,而与此同时,用电安全性也成为了亟需关注的重要议题。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用电安全,电力行业开始探索并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其中,视频识别系统的引入旨在提高用电台区的安全管理水平。但由于HPLC技术存在带宽的限制,导致其在传输大数据时可能存在时延,且利用HPLC技术来传输视频数据时,现有技术是通过把视频分块压缩来实现其在电力线上的传输,导致最长传输距离有限且易受干扰,服务器接收到的视频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或者通过另外搭建一套无线通信系统来实现视频的传输,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此外,窃电行为的频发也严重威胁着用电数据的安全和电力系统的稳定。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电力供应商的经济压力日益加大,窃电行为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加强用电数据安全,打击窃电行为,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至关重要。现有技术通过电力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用户用电行为,可以检测出潜在的窃电行为。但有时正常的用电模式也会被误判为窃电,导致误报和客户不满,并且数据质量不高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进而影响窃电检测的有效性。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