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马铃薯作业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驱动式马铃薯挖掘与滴灌带回收联合作业机。联合作业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绞干排带装置、行走限深装置、卷带自卸装置、抖动输送装置、驱动系统和挖掘装置。本发明通过扭矩检测调节液压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和机械系统的多系统协作,解决在马铃薯浅埋滴灌技术下,因分段收获时对滴灌带进行单独回收作业而导致的人力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实现同时进行马铃薯挖掘和滴灌带回收作业,提高马铃薯收获、滴灌带回收作业效率,减少人力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进程的发展。
背景技术
马铃薯浅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可起到节水、节肥、增产等效果,但却给收获环节带来诸多麻烦。现阶段,马铃薯收获方式以分段收获为主,即机器挖掘马铃薯后由人工进行捡拾。而滴灌带的存在,使马铃薯捡拾完成后还需要对滴灌带进行收集,进一步增加了人工劳力的消耗,因此需要一种高效、低损并与马铃薯浅埋滴灌技术相配套的马铃薯挖掘与滴灌带回收联合作业机。而目前现有的马铃薯挖掘与滴灌带回收联合作业机仅仅是将马铃薯收获机与滴灌带回收装置进行简单集成,并未深入考虑两者相互配合作用关系,致使普遍存在薯土分离不彻底、马铃薯损伤严重、滴灌带断带率高、人工卸带费时费力、回收圆捆冗杂混乱难以二次利用以及智能化低等问题。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马铃薯挖掘-滴灌带回收联合作业机”CN114208475A,采用传统的单层升运链输送由挖掘铲挖掘的薯土混合物以及薯秧杂草,并由后置的三级振动筛面对薯土混合物以及薯秧杂草等进行分离,由于升运链输送距离较短,且并未设置抖动分离装置,容易发生拥堵现象,而三级振动筛面存在马铃薯碰撞损伤严重、薯土分离不彻底、薯土分离效率与马铃薯损伤成正比的问题;其滴灌带回收装置采用传统机械式地轮驱动,无法解决因回收半径逐渐增大产生作业速度不匹配现象而导致频繁断带,回收效率低下;未设置排带机构,则会导致回收的滴灌带杂乱无序,难以二次利用;滴灌带卸载装置采用的伞状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卸带的劳动强度,但是还是存在难卸载、人力卸载导致效率低下,劳动强度过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