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瘤化疗药物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脂质分子的乙醇溶液作为有机相,将含过渡金属乙酸盐的水溶液作为水相,使有机相和水相在微通道内混合,收集流出的过渡金属乙酸盐纳米脂质体溶液;对上述纳米脂质体进行媒介交换,除去外水相中的过渡金属乙酸盐,获得仅内水相含过渡金属乙酸盐的脂质体;将上述脂质体与蒽环类化疗药物混合,调节pH至近中性~弱碱性,加热促进脂质体对药物分子的远程负载,得到负载化疗药物的纳米脂质体。所述脂质体具有肿瘤酸性微环境缓释功能,可利用靶向组分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提高化疗药物向肿瘤中的递送和释放,可作为肿瘤化疗及放化疗联合治疗纳米药物。
背景技术
化学药物治疗是对抗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多种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DOX)、表阿霉素、柔红霉素等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然而这些药物的普通注射液在临床上存在许多毒副作用。脂质体是具有良好成药性的纳米药物载体,可以用于改善所负载的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减少其毒副作用。然而采用pH梯度法或者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DOX脂质体在肿瘤组织中难以释放药物,导致DOX不易进入肿瘤细胞发挥杀伤作用,且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文献Nanomedicine. 2012, 8(2):176-84)。
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可以与蒽环类化疗药物发生络合作用。具有过渡金属离子梯度的脂质体可以有效负载蒽环类化疗药物。并且过渡金属离子-蒽环类药物脂质体的药物释放受pH的影响,可以在肿瘤酸性环境中提供较高的有效化疗药物浓度。然而,目前含过渡金属离子的脂质体主要采用非连续生产技术,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加热步骤容易加速过渡金属离子的水解沉淀反应,而且过渡金属盐溶液也容易腐蚀金属设备,导致脂质体不稳定或品质难以满足临床药品要求。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三乙醇胺可以抑制这种水解和腐蚀作用,尽管三乙醇胺是一种低毒性溶剂,但在药品中的含量按法规仍然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开发满足临床药品质量要求的含过渡金属离子的脂质体蒽环类化疗药物仍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