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变形工艺。本发明提供的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变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用于制备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烧结坯进行热挤压,然后室温下进行旋锻;所述热挤压的温度为900~950℃,热挤压时的挤压比为(3~10):1;所述旋锻的单道次压下量为0.2~2mm。通过选用较小挤压比的热挤压和小变形量的旋锻的组合变形工艺,热挤压使材料部分致密化,再通过后续的旋锻进一步致密化,材料的变形抗力小,能够大幅降低热挤压时的开裂情况,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同时实现较高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
背景技术
难变形金属通常是指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硬度和较低的塑性,导致难以通过常规的塑性成形方法进行加工的金属。目前,针对难变形金属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热挤压、热轧制、热锻造等。然而这些传统工艺在加工时往往存在变形不均匀、材料性能下降及能量消耗大成本较高等问题。
Al2
O3
/Cu复合材料是在铜基体中引入热稳定性好、硬度高且弥散分布的纳米级Al2
O3
颗粒,从而使得材料保持高强高导电的同时拥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在电磁轨道炮、电阻焊电极、高压触头开关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其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是一种典型的难变形金属,单一传统加工方法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变形效果和材料性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为关键部件的使用。
目前对Al2
O3
/Cu复合材料的变形方法是将烧结坯进行热挤压、拉拔或锻造,但有研究表明,小挤压比λ为2.25:1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提高反而低于铸造态,因此,为了提高材料致密度,保证材料的力学性能,对烧结坯进行挤压时要求挤压比不低于10:1,一般为10~30:1,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较高的挤压比导致复合材料开裂的几率大幅提高,使得产品成品率降低,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