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GHSR拮抗剂在制备治疗细粒棘球蚴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GHSR拮抗剂可以抑制细粒棘球绦虫或细粒棘球蚴感染动物的病灶生长,可以减轻细粒棘球绦虫或细粒棘球蚴感染动物的肝损伤,还可以恢复细粒棘球绦虫或细粒棘球蚴感染动物的肝脏T细胞发挥的免疫效应。说明GHSR拮抗剂能够作为新型的抗细粒棘球蚴病药物,从而为细粒棘球蚴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细粒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是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osis granulosus,E.granulosus)引起,常寄生于人的肝脏。当炎症微环境受到抑制时,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加剧。CE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肝脏为主要侵害器官。成虫通常寄生在犬类等最终宿主的小肠内,并产生具有感染性的虫卵。人类若不慎摄入这些虫卵,体内的幼虫便会孵化,进而引发肝脏炎症、不同程度的肝损伤以及肝纤维化。CE在全球分布广泛。虽然该病的死亡率通常较低,但如果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死亡率可能会显著增加,因此它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对于细粒棘球蚴病(CE)患者,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疾病晚期,对于那些出现转移或多器官复发的患者,或者在手术过程中因内囊破裂而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药物治疗变得尤为关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首选治疗药物是阿苯达唑(ABZ)。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CE患者,术后需要连续服用ABZ至少两年,并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定期进行复查。对于那些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则需要长期依赖ABZ进行治疗。然而,ABZ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低,肠道吸收效果不佳,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及肝功能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耐药性,这些因素限制了其应用,使得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有效的CE治疗药物对于防控包虫病具有重大意义。
GHSR(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也称为Ghrelin受体,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包含366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七个跨膜结构域,主要由胃分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它在调节食欲、促进生长激素释放以及对肝脏的保护和抗纤维化作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D-Lys3]-GHRP-6拮抗剂在神经科学、HIV感染研究、肥胖和代谢研究以及药物开发等领域显示出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目前尚无使用GHSR拮抗剂作为靶向药物进行阻断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相关报道。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