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水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浮标;浮标上设置有用于传输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模块;浮标底部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底部连通有转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采集模块;采集模块包括载体和护筒;载体与滑动槽滑动配合;载体外侧与护筒内侧转动连接;护筒外侧与转动槽转动配合;护筒底部对称设置有至少两对开口;载体底部设置有通槽;通槽与开口在处于同一直线上时相互连通;通槽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质参数的传感器组件和用于基于通槽内的流速控制护筒偏转的调节组件。本方案通过设计巧妙的护筒和载体结构,结合调节组件,实现了对附着在开口上的漂浮物的自动清理,确保水质监测的正常运行。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水污染、水资源短缺以及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愈发严重。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众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体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还威胁到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因此,水环境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而生态修复监测则是确保修复效果、优化修复方案的重要手段。
传感器技术是水环境生态修复监测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在水体中部署各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等)、水温和流速等关键指标。这些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实时性强等特点,能够实现对水环境的全面覆盖和实时监测。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装置常常面临着各种挑战,特别是在天气变化时,如降雨等天气变化会导致大量漂浮物进入水体,这些漂浮物包括残枝落叶、塑料垃圾和泡沫等。这些漂浮物在水中漂浮时,容易附着在监测装置的传感器或探头上,导致传感器无法准确测量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和浊度等。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及时清理监测装置上漂浮物,保持装置正常运行的实时监测装置。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