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裂隙复杂网络的连通损伤区域识别方法,涉及岩体裂隙识别技术领域,所述连通损伤区域识别方法根据裂隙的长度、裂隙欧氏距离、裂隙宽度,给裂隙网络节点赋权重值,通过节点权重大小,确定裂隙网络邻接矩阵;然后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邻接矩阵,确定裂隙网络的度值和聚类系数,基于图论的最大连通区域算法识别裂隙连通损伤区域;最后根据网络节点度值、聚类系数,以及节点和边的权值,确定裂隙的最大连通区域。
背景技术
在岩体工程建设中,经常涉及到地下硐室、边坡等的稳定性,而这些工程岩体的开挖面常常分布着大量的结构面。岩体中的结构面,除了确定性的规模较大的断层外,还包含着成千上万的节理与裂隙,这些微小的不确定性的结构面严重地影响着岩体的各种力学特性。
目前,对于岩体裂隙网络的研究都是基于概率与统计学原理,通过统计分析得到裂隙的分布规律,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实现与统计分布相适应的裂隙网络,然后通过分析所得到的模拟裂隙网络,对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判定。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分形或统计方法阐明相互作用的岩体节理行为,采用连续介质、离散裂隙网络建立裂隙网络模型,未考虑从裂隙几何参数角度研究裂隙网络拓扑结构,复杂地质条件下存在多个大型断层、不连续面、高孔隙率情况的岩体,裂隙参数变化对裂隙模型重构的要求,忽视了裂隙网络细-宏观结构间耦合关系和连通性对岩体损伤的影响。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