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杀菌止痛于一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以带两个及以上胺基的卟啉‑三嗪化合物和带两个以上醛基的席夫碱铁化合物为结构单元,聚合得到多孔有机聚合物,并负载盐酸布比卡因制备得到。本发明以三嗪‑卟啉化合物和对称二醛基席夫碱铁(对称二醛基‑Salen‑Fe(II),DSFe)化合物为结构单元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P‑POP;然后再将P‑POP与盐酸布比卡因(BU)反应,使BU负载于P‑POP中,得到集光热‑止痛于一体的复合材料(P‑POP‑BU)。该材料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可直接涂抹于伤口患处;可通过光热杀菌、局部止痛共同促进伤口的修复。
背景技术
开放性伤口感染,尤其是与多重耐药细菌有关的伤口感染,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持续的挑战。目前,细菌感染最普遍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抗生素治疗。然而,不合理的剂量和频率导致耐药菌的出现,大大打折了治疗效果,进一步加剧了治疗的难度。无抗生素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避免耐药性,已成为生物医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光疗是一种新兴的非药物破坏方法,被广泛研究用于对抗耐药菌株,目前正在进行各种临床试验。光热疗法(PTT)被认为是对抗革兰氏阳性 (G+) 和革兰氏阴性 (G-) 细菌的流行方法,有效避免了耐药细菌的出现。与其他疗法不同,PTT 主要依靠在光热剂的帮助下进行局部光热转化来杀死细菌。
疼痛作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包括急性和慢性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尤其是在创伤和疾病中,它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多种类型的急性或慢性疼痛。PTT 的临床应用会引起感染部位的急性疼痛,引起条件反射。在痛苦的刺激下,患者会不由自主地抓挠感染部位,造成敷料脱落,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目前,局部麻醉剂被认为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疼痛管理药物。在众多麻醉剂中,盐酸布比卡因 (BU) 具有对组织无刺激的固有特性,对血液循环和呼吸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为了保持有效的疗效,通常需要频繁服用小剂量的药物,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因血药浓度积累而引起毒副作用。如果能够将具有光热作用的POP材料负载局部麻醉药物,就可实现光热-止痛协同效果,既解决了PTT治疗带来的不适,又保留了其出色的光热性能。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局部止痛效果的光敏剂,既能有效杀菌又能局部止疼。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