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碘络合多肽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脯氨酸(Proline)与碘单质络合的特性构建了一类碘络合多肽衍生物,并利用多肽自组装策略将其发展为新型的含碘抗菌水凝胶敷料。以多肽水凝胶为载体,碘单质络合在水凝胶的纤维结构上,使其相比较碘伏更具稳定性、缓释性和生物相容性。本发明还首次将该水凝胶应用于感染领域,拓宽了碘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为创面感染和修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背景技术
细菌感染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感染创面,但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急剧上升,传统抗生素疗法已无法满足治疗需求。如何在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的情况下治疗感染性疾病成为了当今重要的科学问题。
除了皮肤表面的创面感染,其他位于生殖道等重要生理功能部位的创面,由于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内部环境,以宫腔为例,独特的解剖结构使其相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污染,加之子宫内膜具有丰富血供,为病原体的定植和繁殖提供了理想环境,极易导致患者发生持续性炎症,进而引发一系列诸如复发性流产和不孕等女性生育障碍。此类体内局部感染创面,对于抗菌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高效的抗菌能力、良好的缓释性能,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
碘作为一种耳熟能详的高效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性和低耐药性,广泛应用于感染治疗、医疗消毒等诸多领域。然而,碘固有的低稳定性、强刺激性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抗菌剂的应用场景。例如临床使用频率极高的含碘抗菌剂碘伏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和脱水性,只适用于体表创面细菌感染治疗而无法应用于体内的创面高分子聚合物作为碘的载体通过控制碘单质的释放,可增强其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
随着湿性愈合理论的发展,能够提供湿润微环境的新型水凝胶敷料成为含碘抗菌剂的主要发展方向:湿性敷料在保证碘持续发挥抗菌活性的同时,创造了有利于创面修复的微环境,协同促进创面愈合。目前报道的含碘水凝胶大多只能应用于浅表的开放性感染创面,少有研究对于体内创面的应用进行探究,而且制备的工艺也较为复杂,因此我们期望设计构建保留碘的杀菌优势、生物相容性更好且合成方法简单经济的新型的湿性抗菌材料,并拓展碘在临床上的应用场景,使其适用体内创面治疗。
因此,探索构建安全有效的可应对多种感染情境的碘制剂对于提高临床创面感染的治疗水平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