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极拳训练动作的数字化评估方法和装置,属于图像识别领域,该方法包括:提取待评估太极拳影像中多个预设骨骼节点基于时序的2D骨骼节点数据;对2D骨骼节点数据进行进行深度扩充,得到3D骨骼节点矩阵;根据3D骨骼节点矩阵确定预设骨骼节点的空间几何特征和时间运动特征;通过RF对空间几何特征和时间运动特征进行分类,得到每个动作的分类结果;基于动作分类结果,确定每个动作与预设标准动作的偏离度,根据偏离度确定待评估太极拳影像的评估结果。这样通过提取关键骨骼节点的动作数据对太极拳动作进行评估,能够量化太极拳动作的评估结果,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太极拳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背景技术
太极拳是一种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与哲学思想的传统武术,正通过体育数字化技术的成熟而在年轻一代中快速普及。借助在线课程、社交媒体直播、虚拟现实体验等多样形式,太极拳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便捷的学习。其在健身方面的优势,如增强体质、提高柔韧性、改善心肺功能等,更是吸引了大量追求健康生活的年轻群体。太极拳已经不再局限于中老年人群体,而是跨越年龄界限,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太极拳松柔慢匀、开合有序、轻灵圆活、刚柔相济,但学习者仅通过视频往往较难掌握太极拳要点,也不能明了自身对太极拳的掌握程度。因此,如何评估太极拳学习情况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人们练习太极拳主要是依靠自我感觉来确定动作是否到位,这不符合科学、有效健身的标准。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通过自我感觉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与动作节奏,离开教练在旁对初学者反复提醒,就无法正确地判断动作姿势是否到位、节奏是否准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图像和视频处理的人体动作识别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成果不断涌现,但太极拳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姿势之间缓慢而无缝的过渡,且不同的人和学习阶段可能会带来时间和动作上的差异性,不同的技能水平、身高、体重及步态等也都存在差异,导致每个对象的表现都有变化,导致太极拳动作识别存在技术困难。同时,现有的人体动作评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对于复杂动作,如太极拳和京剧等传统艺术目前缺乏广泛认可的动作评价指标。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