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的PICC静脉治疗信息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图像分析领域,其通过对目标监测时间段内不同时间点的患者穿刺部位的高清图像进行时序分析进而来判断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感染迹象。这样,可以提高感染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迹象,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性。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医疗领域中,静脉治疗已然成为了临床最为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疾病谱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态势,各种疑难病症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医学不断发展进步,医嘱给药的种类变得愈发繁多,给药形式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演变,这就使得静脉治疗相应地出现了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等显著趋势。
例如,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很多患者需要长期接受化疗,而慢性病患者往往要依靠持续的营养支持、规律的抗生素治疗或者长期使用其他特定药物来维持身体状态,像这样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的情况比比皆是。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便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下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用于长期静脉治疗的医疗设备,凭借其能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相对安全且能长时间留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输液、化疗、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或其他药物的患者身上。
然而,在PICC静脉治疗这一过程中,感染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且相当严重的并发症。传统的监测感染的方式大多主要依赖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间隙进行定期观察,比如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去查看患者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等症状。但很多时候,感染在早期可能仅仅表现出一些非常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迹象,医护人员由于无法时刻盯着每一位使用PICC进行治疗的患者,就很有可能错过这些感染迹象出现的早期阶段。一旦错过早期发现,感染便可能进一步发展,后续治疗时不仅要应对感染本身,还需要考虑因感染引发的其他一系列诸如血栓形成、导管功能障碍等复杂问题,这极大地增加了后续治疗的复杂度,也给患者的康复进程也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图像的PICC静脉治疗信息监测方案。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