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SIFT算法的口腔图像分割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包含口腔黏膜疾病的口腔图像数据集;对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进行学习,并输出关于口腔图像数据的像素级SIFT描述符向量;将像素级SIFT描述符向量输入至Unet网络中,并输出对应的分割结果,构建得到基于SIFT的Unet语义分割模型;利用基于SIFT的Unet语义分割模型对指定的口腔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处理。本发明采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口腔图像数据中的每一像素计算局部特征描述符,再结合Unet网络来实现对多种口腔黏膜疾病病灶区域的像素级分割,如此可以提高对于口腔图像的分割精度,解决口腔黏膜疾病图像病灶分割问题。
背景技术
在口腔疾病中,口腔黏膜疾病是一类普遍且诊疗复杂的口腔疾病。口腔潜在恶性病变(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是一组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的病变,该病变主要包括口腔扁平苔藓(OLK)、口腔白斑(OLP)和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等,这些病变具有发展成口腔癌的潜在风险。近年来,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盛行,如长期熬夜、烟酒过度和饮食失衡,年轻人中的口腔癌症患者数量显著增加。而OPM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减少口腔癌的发生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约有三分之一的OPMD可能转化为鳞状细胞癌(SCC),因此早期识别、评估和干预尤为重要。
在口腔黏膜OPMD疾病的早期识别诊断中,传统的人工识别存在诸多局限性。首先,诊断结果高度依赖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难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其次,高水平医生的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难以培养。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语义分割的疾病识别方法展现出显著优势。语义分割模型利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对大量医学影像数据的训练和学习,能够自动提取和学习疾病的特征信息,迅速发现可能被遗漏或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被人类临床医生发现的模式或特征,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识别和定位。这种方法克服了人工识别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了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此外,语义分割模型还可以通过持续学习和优化,不断提升疾病识别的性能,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不过当前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分析口腔黏膜OPMD疾病图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分类和病灶区域目标检测方面。少数研究针对若干种口腔黏膜疾病以及口腔癌进行了分类和病灶检测。然而,这些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疾病的目标检测,检测分类较为单一,且目标检测输出结果通常是一组矩形框坐标和相应类别标签,检测精度非常有限。因此,如何针对口腔黏膜疾病实现高精度病灶分割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