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创新的草果黄酮提取技术及其在结肠炎治疗药物开发中的应用。该技术涉及将草果进行干燥和粉碎,随后使用乙醇溶液进行浸泡和超声提取,以获得黄酮粗提液,为结肠炎治疗提供新的药物成分。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周期性复发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发生在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UC以反复腹痛腹泻、黏液浓血便、体重严重减轻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常伴随皮肤、肝胆、上消化道炎症等疾病,长期的肠道炎症状态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临床上多以结肠镜检、影像学表现、炎症指标测定等评估UC疾病活动度,根据疾病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案,病情轻微的患者无需免疫抑制或手术治疗,而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结肠,后续仍有可能复发,患者需要承担较高的时间成本以及经济损失。
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rie)为姜科豆蔻属的一种多年生常绿丛生草本植物果实,属于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草果应用历史悠久,最早史载于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并将草果列为草部上品,具有温脾胃、止呕吐、消宿食、逐腹中冷痛等功效,与其他药材同煎能达到养胃清脾的作用。除药用外,草果还可用作香辛料,常用其特殊的芳香味,达到去除腥味、提起食欲的作用。在大量草果功效研究数据中,未见其对炎症性肠病改善作用的相关报道。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