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牛支原体蛋白RecD、其编码基因、重组载体及其应用,旨在解决市场上缺乏安全有效的商业牛支原体疫苗问题,并弥补牛支原体基因功能研究的不足。
背景技术
支原体( Mycoplasma bovis,M.bovis
)属于柔膜体纲( Mollicutes
),支原体目( Mycoplasmatles
),支原体科,支原体属,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其基因组相对较小(0.58至1.4 Mb),且G+C含量低(23-40%)。牛支原体最早于1961年在美国从患病奶牛的乳汁中被分离出来,随后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牛支原体肺炎与运输应激密切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犊牛在感染牛支原体后,往往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与其它病菌协同导致牛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BRD),引起乳腺炎、肺炎、关节炎、中耳炎和生殖道感染等一系列严重病症,是危害犊牛健康的重要病原菌。
目前,牛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加,且由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极大地限制了可以用于支原体治疗的抗生素类型,极大地增加了有效治疗和控制该疫病的难度,而且目前市场上仍缺乏安全有效的商业牛支原体疫苗,进一步加剧了疫病的防控难度。此外,牛支原体基因功能研究的不足,也成为阻碍该病原体致病机制研究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用于加深对本公开的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