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创新发明揭示了MYRF基因在制备针对胶质瘤的治疗药物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通过在胶质瘤细胞中增强MYRF基因的表达,可以促使这些细胞向胶质细胞转化,同时伴随MBP和MAG信号的增强以及PDGFRα信号的减弱。
背景技术
脑胶质瘤(brain glioma)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神经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中Ⅳ级的高级别胶质瘤,主要形成于支持神经细胞的星形胶质细胞。美国中央脑肿瘤登记处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统计显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全部原发中枢系统恶性肿瘤的50.1%,发病率最高,约为每10万人中3.26例。GBM是全身肿瘤中治疗难度高且预后差的肿瘤之一,其侵袭性高,呈浸润性生长,手术不易完全切除,且术后易复发,中位生存期仅12~15个月,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同时,因肿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如不断加重的头痛、恶心和呕吐、视力模糊或复视以及癫痫发作等,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鉴于癌症治疗的重大进展,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的总体5年存活率停滞在略低于5%。
目前GBM标准的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辅以DNA烷化剂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和放疗。此外,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存在少量胶质瘤干细胞(gliomastem cell,GSC)与GBM化学抗性、异质性和复发有关。此外虽然替莫唑胺已被证明靶向GSC,但也更具致瘤风险。因此,需要其他的对抗GBM的治疗策略。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