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技术革新属于织物后处理领域,介绍了一种新型抗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技术与应用。该技术通过制备聚乙二醇改性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和香精乳化液,成功开发出具有抗菌特性的微胶囊产品。
背景技术
功能微胶囊的制备发展迅速,它已经从含香低比例向着高含香率;由单一的发挥特定的功效,向着多功能性发展。众所周知,芳香微胶囊与织物没有结合力,通常采用黏合剂与交联剂使得微胶囊附着在织物的表面,由于精油具有挥发性,难以在织物表面持久地缓释香味,且经高温烘干处理后,留在织物表面的香味要么较少,要么持久性较差。
为解决微胶囊缓释持久性不佳的问题,专利申请CN102127864A公开了一种通过制备密胺-甲醛树脂为壳,薰衣草精油为囊芯,再在外层壁材添加具有粘合性的VAE溶液从而制备双层壳包裹微胶囊,增加香味持久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CN107858833A公开了一种薰衣草与艾叶复配为囊芯,高分子材料为壁材的微胶囊制备,通过后整理在织物上,使内衣具备了抗菌、止痒、缓释香味等多功能。该专利通过熏衣菜精油与聚六亚双胍盐酸复配为囊芯,高分子材料为囊皮制备的抗菌除臭微胶囊,适用于棉袜的微胶囊整理剂,但是该专利所述抗菌除臭微胶囊的壳体耐热性较差,只能应用于低温环境。专利申请CN112724827A公布了一种对壳改性,赋予微胶囊疏水性和抗紫外线性能,同时在微胶囊中载入香精,从而获得集香味缓释、超疏水和抗紫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草莓型微胶囊,但是该专利除菌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的除菌效果。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