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菌微胶囊技术:制备与应用
2025-02-15 09:05
No.1340247590708715520
技术概要
PDF全文
本项技术革新属于织物后处理领域,介绍了一种新型抗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技术与应用。该技术通过制备聚乙二醇改性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和香精乳化液,成功开发出具有抗菌特性的微胶囊产品。
背景技术
功能微胶囊的制备发展迅速,它已经从含香低比例向着高含香率;由单一的发挥特定的功效,向着多功能性发展。众所周知,芳香微胶囊与织物没有结合力,通常采用黏合剂与交联剂使得微胶囊附着在织物的表面,由于精油具有挥发性,难以在织物表面持久地缓释香味,且经高温烘干处理后,留在织物表面的香味要么较少,要么持久性较差。 为解决微胶囊缓释持久性不佳的问题,专利申请CN102127864A公开了一种通过制备密胺-甲醛树脂为壳,薰衣草精油为囊芯,再在外层壁材添加具有粘合性的VAE溶液从而制备双层壳包裹微胶囊,增加香味持久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CN107858833A公开了一种薰衣草与艾叶复配为囊芯,高分子材料为壁材的微胶囊制备,通过后整理在织物上,使内衣具备了抗菌、止痒、缓释香味等多功能。该专利通过熏衣菜精油与聚六亚双胍盐酸复配为囊芯,高分子材料为囊皮制备的抗菌除臭微胶囊,适用于棉袜的微胶囊整理剂,但是该专利所述抗菌除臭微胶囊的壳体耐热性较差,只能应用于低温环境。专利申请CN112724827A公布了一种对壳改性,赋予微胶囊疏水性和抗紫外线性能,同时在微胶囊中载入香精,从而获得集香味缓释、超疏水和抗紫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草莓型微胶囊,但是该专利除菌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的除菌效果。
实现思路
阅读余下40%
技术概要为部分技术内容,查看PDF获取完整资料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技术研发人员:
艾丽  武艺霖  王俊伟  曾小军
技术所属: 武汉纺织大学  浙江卓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技术
1,4,5,8-菲二醌活性物质、有机正极材料及水系锌电池 1,4,5,8-菲二醌活性物质、有机正极材料及水系锌电池
吩噻嗪自组装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应用 吩噻嗪自组装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应用
一种实心球形硫酸亚铁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实心球形硫酸亚铁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金属硒化物@MXene复合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 一种金属硒化物@MXene复合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
一种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软硬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软硬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多孔碳基纳米笼钠电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多孔碳基纳米笼钠电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硫酸锌硫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氧电催化应用 硫酸锌硫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氧电催化应用
一种钒基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一种钒基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多空位类核壳ZnO@ZnS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及产品与应用 多空位类核壳ZnO@ZnS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及产品与应用
一种原位合成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催化降解邻二氯苯的方法 一种原位合成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催化降解邻二氯苯的方法
技术分类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电气机械制造 电气机械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 农副、食品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文教体娱加工 文教体娱加工
苏ICP备18062519号-5 © 2018-2025 【123技术园】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