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喹啉酰胺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这些衍生物展现出广泛的杀菌效果和高效性,特别是在对抗农业病原细菌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抗菌性能。
背景技术
农作物细菌性病害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常发性病害,由农业病原细菌导致,其危害程度已经超越植物病毒,成为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病原物。我国细菌性病害目前发生面积在1.2亿亩次,细菌性病害防治市场容量超过20亿元。目前农业生产中,防治细菌性病害药剂主要包括用量较大的铜制剂(包括有机或无机铜制剂)和抗生素类产品。其中,铜制剂的防效较低,且大量重金属喷施到环境中,对土壤、水体和食品形成污染,引发环境及食品的安全担忧;而农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促进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蔓延,可能引起人体病原菌对医用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中生菌素是一类由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产生的天然抗生素,获取成本远高于合成抗生素。而用于农业细菌防治的化学杀细菌剂仅有少量品种,如叶枯唑等,在实际生产中受到抗性及防效的双重限制,已经难以完全应对农业细菌对农作物的侵害问题。因此,开发新型低毒、低残留、安全的绿色化学杀细菌剂是一种迫切的需求。
在过往研究中,喹啉类化合物被报道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恶喹酸对于水稻苗腐败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番茄青枯病有良好的防效;专利公开号CN109942488A、CN117362227A公开了一类喹啉羧酸酯化合物对农业领域中的多种细菌都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其中氟喹菌酯(fluquinometoate)于2024年7月获得ISO名称。但是目前针对农业病原细菌的药物仍然较少,探索更多用于农业病原细菌的药物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