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关注于狼毒大戟提取物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该提取物的制备流程涵盖清洗采集的狼毒大戟以去除杂质,进而用于开发有效的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药物。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于炎症性肠病范畴,是一种以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改变及溃疡形成为病理特征的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和肠外表现,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祖国医学认为UC多因湿热邪毒蕴结肠腑,气血瘀滞、肠络受损所致,属中医“毒邪”范畴。随着近年来生存环境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UC发病可累积关节、皮肤、肝胆、黏膜等其他器官,可增加结肠癌的患病风险。
溃疡性结肠炎将导致肠屏障的破坏,使上皮细胞、固有层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先天性免疫细胞,在UC状态下,单核细胞源源不断从微循环系统中募集到肠道固有层,与过量致病微生物接触进而单核细胞高表达CD14成为促炎性的M1型巨噬细胞,引起结肠免疫稳态的破坏。研究表明,在UC的病程中的巨噬细胞的激活涉及诸多重要信号通路,如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介导的多功能核转录因子(NF-K B)、PI3K-AKT-mTOR、ROS、NLRP3炎性体(inflammasome)信号通路等。
由于UC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的药物治疗无法完全治愈,治疗主要集中在控制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祖国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具有多层次、多通路、多靶点以及副作用少等优势,可长期维持治疗而日益引起关注,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UC的中医药并对其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和阐述具有深远的意义。
狼毒大戟(学名: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蒙古、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和山东(烟台、崂山)。狼毒含有酯类、萜类、挥发油类、甾醇类、蒽醌类等多种化合物,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草药之一,据《神农本草经》、《苯经集注》和《名医别录》等医书记载,狼毒味辛、性平、有大毒,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气喘淋巴结、骨结核等;作为朝药,狼毒常用作银屑病、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但在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防治中还未发现关于狼毒的研究。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