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备唾液酸特异性分子印迹水凝胶的新方法,该方法融合了有机化学、药剂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本方法的合成过程详细阐述了如何制备具有唾液酸特异性结合能力的分子印迹水凝胶。
背景技术
全球估计有15亿人患有慢性肝病,其中60%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 liver disease,NAFLD)。NAFLD是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体内脂质代谢障碍与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降脂是目前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策略,如阻断外源性脂质的肠道吸收或使用抑制内源性的脂质合成。然而临床使用的药物常造成血糖升高、肌肉酸痛、横纹肌溶解、肝肾毒性等副作用,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安全性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治疗药物研发与全新的治疗策略发现。
代谢紊乱是引起NAFLD的重要原因。除脂质代谢紊乱外,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唾液酸代谢途径的紊乱也可能是影响NAFLD等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唾液酸是一类具有9碳主链的α-酮酸糖,它们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和高等无脊椎动物中,作为细胞表面糖缀合物聚糖的末端组分。其中,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是最常见的唾液酸类型,通常作为细胞表面聚糖、糖缀合物、低聚糖、脂寡糖和多糖的末端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人体中,Neu5Ac主要与蛋白质、脂质和低聚糖结合,形成唾液酸化结构。此外,Neu5Ac也以游离(非结合)形式存在于人体内。唾液酸在介导各种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反应,控制蛋白质的稳定性等等。有研究表明,唾液酸代谢紊乱引起的体内唾液酸异常升高与肝脏疾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在NAFLD患者中,血清唾液酸水平显著升高。且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唾液酸的水平与NAFLD的风险显著正相关。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证实高浓度唾液酸可促进肝细胞内脂质累积,其可能是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那么,清除过高的唾液酸可能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与唾液酸代谢紊乱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新的潜在策略。
分子印迹技术即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模拟酶-底物或抗体-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印迹分子进行专一识别的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即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合成的对特定目标分子及其结构类似物具有特异性识别和选择性吸附的聚合物。水凝胶是一类亲水的三维网状结构凝胶,具有生物相容度高,机械和粘弹性可控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药学领域。我们以唾液酸为靶点合成分子印迹水凝胶,可以特异性清除唾液酸,以此实现降脂作用,治疗NAFLD。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