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生物药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ROS敏感血小板脂质体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颗粒由双分子层构成,具有ROS响应性,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全球死亡率较高,最容易导致残疾的疾病。临床上,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和缺血再灌注。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溶栓方法有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和机械清除血栓。此外,虽然缺血后的溶栓治疗很重要,却很容易造成再灌注损伤。面对再灌注引起的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瀑布”式爆发,目前临床上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出现明显的铁沉积现象。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的缺血侧脑组织游离铁和铁蛋白的水平均显著升高。过多的铁在脑组织中会生成大量的自由基,破坏神经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造成神经细胞的凋亡。作为常见的铁螯合剂之一,去铁胺(Deferoxamine,DFO)具有快速螯合机体中的铁,且不会争夺血细胞中血红蛋白铁的特点,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铁中毒治疗。但DFO半衰期短,不易跨过BBB,很难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铁过载的治疗。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其抗氧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2倍,维生素E的100倍。但对光和氧气不稳定,极易被氧化。有研究发现,番茄红素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脂肪组织,在脑中却没有分布,这说明番茄红素不能跨过BBB进入脑内。因此DFO和番茄红素由于药物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不能有效降低缺血再灌注造成神经损伤。
实现思路